连日来,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上演过山车行情,市场恐慌情绪弥漫,显示出市场面临日益沉重的多重压力:疫情蔓延之祸、通胀风潮与宽松政策退出之困、美欧经济复苏见顶之忧。
当前,新冠变种病毒增大了全球防疫难度,对疫苗接种和政府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。近期,英国等发达经济体新增感染人数再度攀升。人们疑虑,一旦变异毒株蔓延,进而引发新一波疫情,会否让前期经济复苏成果得而复失?
当下,欧美经济体处于较大通胀压力之下。6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(CPI)同比上涨5.4%,核心CPI同比上涨4.5%,创1991年11月以来同比最大涨幅。当月,欧元区CPI终值同比上升1.9%,同样处于相对高位。欧委会预测,今年欧盟及欧元区通胀率将分别达到2.2%和1.9%。美国经济学家约翰·威廉姆斯甚至认为,当前美国通胀率已达到13.5%,面临恶性通胀。
尽管如此,作为美欧货币当局掌门人的鲍威尔和拉加德却异口同声表示,通胀压力只是“暂时现象”,不会出现恶性通胀。
通胀的影响显而易见。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,美国6月平均时薪环比增长0.3%,但剔除通胀因素后平均时薪环比下降0.5%。换句话说,在涨薪跑不赢通胀的局面下,作为社会消费主力的中产阶层沦为了通胀的主要受害者。通胀若得不到遏制,势必抑制消费,损害经济复苏基础。
通胀来袭,加上财政刺激效应递减,市场开始疑虑,美欧本轮经济复苏趋势是否日渐式微?
美国《华尔街日报》18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,多数经济学家预期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已在第二季度达到高点。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国经济学家曾特纳认为,美国经济增速已经见顶,将步入更温和的扩张阶段。
迅猛的通胀压力与脆弱的复苏前景并存,让美欧宽松政策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:继续海量放水,可能恶化通胀形势,牺牲民生和效率,让经济陷入滞胀;就此开始缩表,虽有助于遏制通胀,却会拉高融资成本,刺破金融泡沫,终止复苏进程。
如果说,疫情蔓延之祸暴露西方的治理赤字,那么通胀与宽松政策之困背后则是西方的信用赤字,美欧经济复苏见顶之忧则主要反映了供给赤字。
在极其复杂、危险和困难的局面下,一些国家低下的政策配套能力和粗放的治理举措,倍显保守僵化,无力解决疫情失控、供应链中断、政策互相对冲等深层困境,以至于只能靠大水漫灌,继续维持高赤字、高负债、高通胀问题,苦撑“复苏”假象。
(记者 傅云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