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日,一则H&M声称因中国新疆地区存在“强迫劳动”和“歧视少数民族”问题不再采购新疆棉花的公告被曝出,引发公众怒火。而24日晚,H&M以傲慢态度作出的回应犹如火上浇油,引发网友新一轮声讨。H&M为何会做出这番操作?得到的又是什么?
《新闻1+1》连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,关注H&M碰瓷新疆棉花。
H&M说在新疆地区进行调查变得越来越困难,可信吗?
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 桑百川:
我觉得H&M本身作为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一家著名企业,在新疆地区、在中国都有大量商业合作伙伴,它要想做可信、尽职的调查是非常轻松的事情,但它选择道听途说,根据一些所谓的不可靠的证据来抹黑中国,一定是别有用心。
H&M为什么要恶意抹黑新疆棉花?
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 桑百川:
H&M本身具有很深的财团背景,在市场竞争中感受到了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商业利益,但同时又极力配合一些西方政府,在遏制中国的道路上相互加强合作,帮助他们扼杀中国企业和中国产业,由此来遏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。
如果更多企业作出类似HM的所谓商业决策,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?
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 桑百川:
不光是H&M,还有很多国际著名纺织服装的品牌商、制造商、营销商都是BCI的会员,所以他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商业利益,包括与中国企业的竞争关系。有些企业在中国也有着巨大的商业产业,有很多门店、生产厂商,中国企业也为他们进行贴牌生产,在全产业链上进行了有效合作,中国消费者也都非常熟悉这些著名企业的商业品牌,有很多品牌的纺织服装都是消费者非常喜欢且非常愿意购买的。在这些企业与中国市场进行分割的过程中,对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会产生一定影响,对消费者的利益也会造成一定损害。同时,对于中国棉花种植工人、农民,对于相关纺织服装企业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害,既不利于就业,也不利于消费者,同时也不利于产业更快发展。
如果BCI会员企业“抱团”抵制新疆棉花,如意算盘能得逞吗?
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 桑百川:
这样做对中国不利,对他们自身也不利。我觉得在短期之内对我们有少许的影响,不过从中国自己的应对策略来看,中国也会努力去改善棉花种植的经营环境,也会获得广大民众对于中国品牌的纺织产品的支持,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,最大的消费国,其实我们的回旋余地很大,中国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,纺织服装产业也会获得更快的发展。他们期望通过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遏制中国的竞争力,但最终无法阻止中国纺织产业快速的发展,也无法阻止中国棉农在机械化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,他们的目标其实很难实现。
当H&M恶意抹黑新疆棉花,我们该怎么维护自身权益?
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 桑百川:
抵制新疆棉花的行为已损害中国棉花企业的名誉和商业利益,我觉得中国的供应商完全可以用法律手段维护正当权益。比如H&M的行为,属于发布了严重不实的虚假信息,是一种不正当的商业竞争手段,我们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来起诉它传播虚假不实信息。
H&M所采取的“不与位于新疆的任何服装制造工厂合作,也不从该地区采购产品和原材料”、“暂停在新疆发放BCI棉花许可证”等一些做法,实际上都违背了非歧视性的商业原则,法律上我们也完全可以提起商业诉讼。
如果对新疆棉花的抵制未来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,有关部门也可以考虑利用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,对他们进行制裁。